满腔热血育桃李,一瓣心香不染尘。这是广元市旺苍县东河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高级教师、广元市优秀共产党员张雪梅的真实写照。从教35年来,她扎根教育教学一线,精心耕耘在教育事业这块田园里,始终保持一颗热忱的心,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三尺讲台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年轻的教师。
张雪梅正在给学生们讲红军故事
在工作中,张雪梅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不但认真学习各种教育刊物,而且虚心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向名师们学习;她珍惜每次的外出学习机会,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和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积极参与评课活动,回来后把汲取的“精华”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张雪梅对记者说,“作为老师就应该以人为本,爱字当先,把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呵护、去关心,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
“张雪梅副书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工作中她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初心。孩子不舒服,她会第一时间送医问诊;学生家庭困难,她给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或衣物;留守儿童,她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她用爱心温暖着学生们。”旺苍县东河小学白莉老师说。
张雪梅在长期从事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她扎根家乡红色本土文化,深度挖掘家乡旺苍的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她撰写的德育工作经验《红色文化,铸魂育人》,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学习。参与研发的《红土地 红军城 红领巾》课程资源获广元市2020年中华文化优秀校本课程读本评选一等奖,该教材已投入使用。她多次在市县德育论坛和中小学校长、德育管理干部、思政教师、班主任培训中作专题讲座,探讨育人途径方法,受到与会专家和参培教师的一致好评。
张雪梅与学生共读
张雪梅认为“理想的思政课堂应该是简约而高效的课堂”。因此,她依据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结合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主动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创建灵活多样教学场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执教的《妈妈的账单》获全国第二届小学“成长课堂”高峰论坛暨录像课比赛一等奖。执教的《红军不怕远征难》获广元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二等奖。在四川省、旺苍县教育公共资源云平台上多次上传录像课和教案设计。
在张雪梅眼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她在多年的德育研究中,不断思考探索,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成长,打造学校红色德育品牌。擅长红色文化教育、学生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工作等领域研究。主研的课题“‘红色+’德育校本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年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研课题成果“以‘红色+’德育模式立德树人”被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评为2020年度优秀创新案例。2023年3月,参与撰写的案例“红色育人 培根铸魂——‘1451’‘红色+’德育的实践”获广元市2022年“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创新案例二等奖。2022年12月,撰写的文章“广元旺苍县东河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红色+’思政课育人模式实施路径”在四川动态网络发表……
据了解,张雪梅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学校教导副主任、副校长、副书记,先后从事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曾获得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广元市优秀共产党员、广元市骨干教师、广元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广元市少先队工作 “十佳辅导员”、广元市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库成员、旺苍县优秀班主任、旺苍县名教师、旺苍县2023年首届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文:唐福升 东河小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