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架抬起,中间抓紧,刀具千万不能转动呦!”一位壮实的高个男子站在地边,身体后倾,双手牢牢拽着绑在旋耕机保险杠上的麻绳,高声叮嘱着。在他指挥下,四个人齐心协力,把耕整机抬下一米多高的堡坎,稳稳地放在坡地里。这位指挥转移旋耕机的男子就是四川省旺苍县普济镇金子山家庭农场负责人易立兵。他身后,是他刚刚机耕后的一溜坡地,萝卜、野草扎碎了,卷进新翻的泥土里,散发出浓郁的泥土和植物的混合气味。
“我耕这些地,只种苞谷,苞谷米作精饲料喂牛羊,秸秆作过冬草料,牛羊粪用来给苞谷施肥。”他兴致勃勃地道出自己的打算。说完,拉燃旋耕机,“嗒嗒嗒……”继续耕作起来。
好马回头 夫妻靠山吃山
易立兵老家金子山,集体生产时属普济区普济公社磨岩大队六队。“那个时候,这里富喔。因为没有公路,只有山路,赶场两头黑。国家不征收我们生产队的公粮,不要我们交年猪,还允许搞八边地,因此家家户户粮食吃不完,也不缺油肉。山下正二三月没饭吃,好多人跑到金子山来借粮、买粮。”他回忆起往事,抑制不住满心自豪。
成年后,他当过搬运工,经营过拖拉机。后来进入县缫丝厂,做采购和保管,认识了山下平坝的杨合菊,离开大山,做了上门女婿。新家紧挨普济场镇,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从屋前屋后穿过。
他发现人们解决了温饱后,越来越青睐绿色有机食品。他想:利用老家闲置土地和荒坡,种植菌子,一定不愁销路。老家因为山高谷深,山路崎岖,广种薄收,村民纷纷迁居山下,有的住进城里,金子山早已人去地荒。2000年,他动员妻子回老家种植香菌、平菇和花菇,效益显著。种菌人多了,夫妻俩转而搞起养殖,因为他发现人们的肉食习悄然发生了改变,原先吃猪肉为主,渐渐地越来越喜欢吃牛羊肉了。2004年,他从江油买回种公羊,每只4000--5000元,共养羊100余只。2007年,他购回10头本地黄牛。同时,制作蜂桶,搭建雨棚,把蜂桶放在岩壳和雨棚里,招引野蜂酿蜜。牛羊放养,饥餐野草,渴饮山泉。冬季大雪封山,山路无法通行,为了保障牛羊安全过冬,他种植了苞谷和萝卜,苞谷米催肥,秸秆喂牛羊。他先后在山上修建了三处养殖场:龙台、柏树坪和付家庄。没过几年,旺苍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和职工翻山越岭,实地考察,指导他们成立了旺苍县普济镇金子山家庭农场。
为了防止牛羊走失,他购买10万余元钢丝网,拉到磨岩煤坪,每卷200元请人背到山上,再每天100元请人安装,圈地,围山。因为牛羊运动多,难得患病,肉质鲜美,因此销路广阔,资金回流快。2021年雨水多,收获蜂蜜70来斤,卖出50斤,卖羊130余只,卖牛2头,全年收入15万余元。牛羊都是自繁自养,没有饲料喂养,15万元基本上就是纯收入。
筹资养猪 灾害造成亏损
2020年,易立兵和妻子杨合菊动员儿子杨易不再开饭馆,回家搞养殖,杨易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终答应了父母的要求。一家人多方考察,决定养殖牛羊同时,再养猪。夫妻俩卖牛16头,卖羊300余只,收入40余万元,贷款21万元,向亲友借款20余万元,拿出准备给儿子在县城买房款30余万元。杨易转出县城饭店,收获转让费6万余元,取出成都打工期间的住房公积金4万余元,和父母的钱拢共120余万元,全部投入到李家坪养猪场建设中,建成1000余平米养猪场,随即以每头8800元买回种猪,开始发展养猪业。
天有不测风云。养猪不到一年,他们的养猪场突然出现生猪异常死亡现象。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他们请人背猪到龙台养羊场。从李家坪到龙台,全是崎岖山路,空手都要走一个半小时左右。七月流火,酷热难耐。30斤左右的小猪,一人一趟最多背两头,40斤以上的小猪就只能背一头了。中午太热,不能背猪,只有早晚可以背。一人一天最多背两趟,每趟支付运费100元。猪装在背篼里,极不安生,不是跳就是叫,随时屙屎撒尿。光转运费就支付了2万余元。背到龙台的50多头猪还是没保住,一头接一头死去了。
龙台不能转运猪了,他们又花4000元租用了磨岩煤厂废弃厂房,转运母猪20余头,育肥猪60余头。由于废弃厂房没有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旺苍又即将迎接中央第二轮环保督查,他们只得将这些猪再运回李家坪养猪场。
那段时间,全家人彻底难眠,易立兵头发陡然白了许多。
后来,这些母猪和育肥猪陆陆续续全部死掉了。他们请人埋死猪,大猪每头300元。由于他们与村民关系融洽,埋小猪不收钱,就算帮忙。这次生猪异常死亡现象,导致大猪死亡227头,加上死亡的小猪,共350余头,损失80余万元。
养猪场遭受了灭顶之灾,买回的牛放养到山上,先后死去10头。
猪牛意外死亡带来的伤痛还没平复,他们的养猪场又遭遇了洪灾。养猪场后面堡坎垮塌,摧垮砖墙,堵塞了排水沟。他们请来两台挖掘机和村民,掏出大石头,再砌墙,晚上十一二点了,射起300瓦的灯泡,冒雨抢修,还在场后山上建起一条撇山堰。这次,仅用挖掘机,他们就支付了1.6万余元。后墙处理结束不久,养猪场前墙又滑坡了,他们又赶紧请来机器和人工,及时整治,避免了损失进一步扩大。
信心不灭 领头刨“金”不止
突如其来的死猪、死牛和洪灾,致使旺苍县普济镇金子山家庭农场遭受巨额损失。妻子杨合菊回忆起那段铭心刻骨的日子,痛彻心肺地说:“我不管好久,想起就想哭。”保险公司闻讯,现场核实取证,很快赔偿9万余元。农业农村局派人来到养羊场,丈量圈舍面积,补助3万余元,粪污处理设施补助1.8万元,同时丈量了养猪场圈舍面积,承诺尽快给予补助。这一笔笔资金,仿佛骀荡的春风,温暖着他们痛苦的心灵。
飞来横祸没有吓倒他们,反而激起了他们的精气神。“我还是要搞养殖,我不信我搞不成功!”易立兵倔强地扔下话,一头扎到养殖事业上,他充满信心地展望未来:“国家政策这么好,政府这么支持,没有翻不过的坎,没有还不清的账,我就要在金子山上刨出‘金子’来。”。农场支柱不倒,妻子和儿子受到莫大鼓舞。杨易独挡一面经管养猪场,撑起农场半壁江山。他在农业农村局和普济镇畜牧站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下,和请来的民工一道清除养猪场粪污,用火碱(氢氧化钠)兑水喷洒,再用过硫酸氢钾消毒,接着买来液化气罐,安装喷灯烧灼,最后圈内铺设石灰。两个月后,他在养猪场旁边搭建临时圈棚,买猪喂养。两月后,这批猪安然无恙,他才把它们转移到养猪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猪生大病现象。如今,他们养猪38头,养牛46头,养蜂60余桶,养羊560余只。等到生猪行情稍稍显出好转迹象,农场就会给能繁母猪配种,大量繁殖小猪,一部分自养,一部分出售。
金子山家庭农场长年雇请两个民工,每天100元,做一天算一天,月月按时兑现。他们随时需要请零工帮忙,零工都是山下本村年龄偏大的村民。今年光苞谷种就用了60斤,每天请零工12个,每人每天100元,管饭管烟,每包香烟10余元。仅种苞谷,就花费了4万余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金子山家庭农场带领下,大营村强兴明、强家仁、强荣昌、强凯光、何祥斌、易立艳搞起了养殖。他们在金子山家庭农场购买猪牛羊,免费学习建圈、喂养、接生、劁骟、防病治病知识。易立兵指导何祥斌建设圈舍,走上养殖之路。何祥斌就靠养羊,供养着两个女儿读书。
易立兵曾在刘光坪建设了一个5万余元的分场,分场所在山林属于远房族兄易立艳的柴山。易立艳年逾六旬,在外打工挣不了多少钱,看到易立兵养羊赚了钱,也想回来喂羊。他得知后,慷慨地送出分场,分文不取,还无偿指导他养殖技术,令易立艳感激万分,也让周围村民啧啧称赞。因此,金子山农场需要帮忙了,易立兵招呼一声,村民就放下自己的活路,纷纷奔向金子山。(何明元)
编辑:婉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