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方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四川省人大代表冯开银:发展基层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邹星雨 | 来源:西部报道网 | 发布于:2022-01-19 17:26:13 | 点击量:82

笃行不怠守初心,踔厉奋发启新程。118日上午,四川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广元市昭化区元坝镇紫云村村支部书记冯开银作为省人大代表,带去了自己的建议。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省人大代表,冯开银始终不忘初心,在空暇时间深入基层一线,仔细聆听群众声音,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党支部书记:不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000年,年富力强的冯开银被村民一致推选为该村的党支部书记。为了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早日实现小康生活,冯开银深入基层进行考察,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决定建设猕猴桃种植基地。

在建设之初,冯开银选择在拥有猕猴桃种植经验的李明秀家进行试点。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李明秀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大力

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让紫云猕猴桃在广元市拥有了一定的名气。

在冯开银的带领下,紫云村种植猕猴桃的家庭越来越多,猕猴桃产业也逐步成为该村支柱产业,成功地创建了“建一个基地、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模式。

如今,紫云猕猴桃已经成为了广元市第二件中国驰名商标,于2011年11月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奖。经过群众的不断探索和技术逐渐完善,紫云猕猴桃获得了中国猕猴桃行业中首个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种植基地获得出口认证,并被授予国家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省人大代表: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冯开银荣当第十三届省人大代表,着眼于区委区政府工作,致力于全区的乡村振兴。

在本次两会上,冯开银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应当如何发展。

在谈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冯开银表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工作任务已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从突出到人到户转向推动区域发展。但从基层调研来看,还存在乡村振兴部门三定方案还未出台,农办、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职能定位还不清晰,新出台衔接政策多但学习宣传不够等问题。”

就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冯开银提出需要加快职能改革进度,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干部轮训,出台乡村振兴规划等建议。

在工作走访过程中,冯开银发现目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镇村干部工作压力大,投入集体经济发展的精力不够;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经营模式单一、收益较低;支持集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在落地上仍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金融贷款、项目用地上严重受到制约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冯开银提出建议,“一是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监事会人员培训力度,二是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项支持力度,三是出台金融资本支持集体经济发展操作层面的政策,四是支持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村内分散的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自行开展整治。”

“作为省人大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助力乡村振兴是我的责任。”冯开银表示,在本次会议中,出台了很多农业相关政策,在回到昭化区以后会第一时间向群众传达“两会”精神,宣讲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并将决策部署在市县(区)精准落实落地。(邹星雨)


编辑:婉桐



点击次数:82  更新时间:2022-01-19 17:26:13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在希望的田野上 广元朝天审计护航乡村振兴

下一篇:广元昭化:“水稻+ ” 助燃乡村产业振兴

网站首页 | 本网介绍 | 媒体合作 | 版权声明 | 投稿须知